为什么会有熊孩子?| 语言分析揭露真相
欢迎点击上方“澳洲妇幼Dr韩”加关注 ↑
我在《孩子哭闹撒泼,打了骂了道理讲了都没用?试试这6招》里聊过,孩子“熊”起来,我们可以试着怎么应对。
在特定年龄段,孩子的确更容易出现哭闹撒泼发脾气。不过,有部分孩子哪怕过了特定年龄段,仍有很多“熊”表现,这是为什么呢?今晚分享的这篇就是来解读这个问题,了解背后的为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慢慢远离“熊行为”。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胡江波(Helen Hu)。胡博士是澳洲麦考瑞大学的学前教育系博士、研究员。最近,胡博士出版了《舌尖上的教育:跟孩子说理的艺术》。她的公众号是:大洋幼教。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年轻的妈妈抱怨:我的孩子难带, 说什么都不听,还对着干,你说东,他(她)向西;你说“山有虎”,他(她)要“再向虎山行”。也常看社会媒体报道: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比,比较熊;跟欧美孩子比,比较熊;跟过去的中国孩子比,也熊!
熊孩子在这些媒体中的定义是没有规矩,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情绪自控能力比较糟糕孩子。比如那个经典的广为流传的中日儿童一起夏令营的故事中,日本孩子在营地中表现得顽强自律,能独立完成各种任务,而中国孩子娇气低能,处处依靠他人,还容易情绪失控,是熊孩子的形象代言, 和日本孩子形成鲜明“熊对比”。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但它戳中了很多中国家长的要害:我的孩子好像就是这样,在家是“霸王”,出去是“狗熊” 啊!我也想好好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但他(她)就是不听,怎么办?
当今的中国孩子怎么了?当真基因突变,长着不听话的叛逆反骨,携着熊孩子的天然烙印?
1
熊孩子养成记
当今的中国孩子怎么了?当真基因突变,长着不听话的叛逆反骨,携着熊孩子的天然烙印?
孩子的人格特征的形成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与他们的父母以及其他关系亲近的成人的语言交流。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早就指出:孩子内在的思维和人格特征是由其外在的社会交流所决定,而这其中语言扮演了重要角色(Vysosky,1978)。
孩子的社会交流主要就是与他们的父母以及周围所亲近的人的语言交流,所以当成年人抱怨孩子不听话,拥有熊孩特征时,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说的话有问题,让孩子听得 “中毒”,为熊孩子人格特征长成提供丰厚的滋生土壤?
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背景:
平之(4岁半)在客厅玩积木玩了好一阵,之后走到厨房,从果盘里拿出一个香蕉,准备吃。
妈妈:你还没洗手呢,洗了手再吃。
平之:不要洗(开始剥香蕉皮)
妈妈:你的手太脏了!
平之:(不理妈妈,继续剥香蕉皮)
妈妈:我们家大卫生间装了洗手液(的盒子),你不是喜欢用那个洗手吗?
平之:是那个一摁就有泡泡的?
妈妈:是啊,昨天装的,你忘了?
平之:好,我去看看。
妈妈:你要用那个洗手哦。
平之:嗯(跑向卫生间)。
平之最后洗了手,但平之妈妈说服他洗手的理由是卫生间有洗手液盒,洗手比较好玩。
这个理由的本质是“贿赂”,用一些暂时的好处利益诱导孩子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在滋养平之不尊重规矩,满足自己情绪为先的任性行为 --- 熊孩子特征之一。
贿赂型的说理往往开始比较有效,但时间一长就失效。我们很难想象平之对洗手液盒子一摁就出泡泡的现象有长时间的新奇感,妈妈用这个理由劝服平之洗手的有效期实在有限。她若经常用贿赂式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无法真正树立自己的威信,将面临管教失控的局面。
其实在此,平之妈妈完全可以用“正当理由”规范平之的行为:你的的手很脏,有细菌,用脏手吃东西会把细菌吃进出,会生病,很不舒服。我不希望你生病,所以请你洗手...
同时可以给平之另一个选择:如果你现在不想洗手就出去继续玩,什么时候想洗手了再来吃香蕉。
给出另一个选择是给孩子一些维持自尊心的余地,往往能帮助说理奏效。如果平之要耍赖哭闹,那就让他哭闹吧,冷处理是对付已养成的 “熊孩子” 的重要方法之一。
妈妈把原则底线和可供选择的方案说清楚之后,就不应该再退让了。需要让孩子在家里就知道规则的力量,即使让孩子在规则面前碰壁,情绪失控也不能妥协。
孩子在情绪发泄之后会慢慢找回他/她应有行为规范,而且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他人认同和尊重的喜悦。
用正确的理由引导孩子的行为,并坚持下去,会最终让孩子懂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意义,对其人格塑造有巨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特别是妈妈的角色很重要。
2
妈妈语言使用的两重境界
澳大利亚著名的语言学家, 也是世界语言学界的大师韩茹凯(Ruquia Hasan),在上世纪90年代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对比研究,她对比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高的妈妈和底层阶级受教育程度低的妈妈跟她们学龄前孩子的语言交流习惯,发现这两类妈妈在说理性的语言上区别很大,对孩子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Hasan, 1992)。
在韩茹凯的研究中,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高的妈妈和底层阶级受教育程度低妈妈在与孩子说理上有以下两个显著不同的地方:
(注:此处的说理概念是指语言上下句中有因果联系,是中性概念,正负能量皆有。如外面太阳太晒,我们要戴帽子;你这次考试成绩太差,暑假要补习,不能出去旅游。)
第一区别是, 受教育程度高的妈妈在和孩子的日常对话中,说理性的语言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妈妈。
教育程度高的妈妈说话时,用大量有因果关系的语言去解释事物的规律,或用这类语言规范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坐姿不端正,脚跷在桌子上了,教育程度高的妈妈会说:“把脚放下来,你那有坐容易摔倒,而且桌子是用来放物品的,不是放你的脚的...”
教育程度低的妈妈会直接用指令性语言,通常不加解释。看到孩子脚放桌子上会说:“把脚放下来,听到没有?我说很多次了..."
对比这两个妈妈的语言,她们其实都对孩子发出了指令:”把脚放下来。” 但很明显第一个妈妈说话显得文明,第二个妈妈则显得粗鲁。导致这种区别的原因不是两个妈妈说话的口气,而是她们的语言中有没有说理的成分。
第一个妈妈讲出了脚要放下来的原因,让这其中所含的因果规律去规劝孩子的行为,即使是轻言细语,话语的分量也是重的;而第二个妈妈没有给出任何原因,直接用自己的权威去改变孩子的行为,暴力彰显,自然就粗鲁了。
第二个区别是,教育程度高的妈妈跟孩子说理时,运用逻辑规律,或人群合作原则的因果关系。比如“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嘴巴,不然细菌会传给别人”。
然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妈妈在其有限的说理性语言中,说理的立场也更多地使用威胁或贿赂的力量, 比如“再让我听到老师说你欺负小朋友,就别想吃好东西”( 威胁); "你表现好,就买那个蜘蛛人玩具”( 贿赂)。
该研究还发现,教育程度高的妈妈的说理虽然看似温柔,但孩子执行妈妈的指令的比例却比较高; 教育程度低的妈妈虽然语言听上去有力量,却更多地遭到孩子的反抗。
这跟很多人想象的孩子怕凶(威胁)信哄(贿赂),一吼一骗就让他们乖乖服从很不一样。威胁和贿赂在某一个时刻,为某一件事情好像立刻生效,可以让孩子迅速服从,但从长远看,这些手段起着相反的作用。
3
熊孩子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以上妈妈们的语言,就会发现两种妈妈语言效果不同的深刻原因是妈妈们说理的立场不同。
当妈妈用自然界的逻辑关系和人群合作的原则去跟孩子说理时,她的语言借助的力量是强大而隐形的,超出小家庭的环境,这种隐形力量孩子看不到,但感受得到,往往让他们难以反抗。
或换句话说,即使孩子有意反抗,妈妈说的话效果依然存在。比如妈妈说了 “打喷嚏要捂住嘴,不然细菌要传给别人”,孩子如果反抗妈妈的指令,打喷嚏不捂住嘴巴,他/她会发现别人会对这个行为嫌弃,避开,感受到好像真有细菌传出去,妈妈说的没错啊。在这种情况下,有意的背叛也使孩子无法挑战妈妈语言中的权威,长此以往,妈妈真正的的权威感在孩子心中树立。
而妈妈用威胁和贿赂性的语言跟孩子说理时,她用的力量是自己的个人权威,作为家长的权威, 但这个权威局限在在小家庭内,这个力量就在孩子眼前,孩子看得到,而且可以挑战。
比如妈妈说“再让我听到老师说你欺负小朋友,就别想吃好东西”, 孩子会思考:老师说了我的坏话,我就真没有好东西吃了? 这好像不见得会成真, 这个结果不是必然的。如果我装可怜或耍赖,妈妈也许心软会改变主意,还有趁着妈妈没注意,我从冰箱里偷点好吃的东西出来也是可能的。
总之,孩子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理由不会必然导致她说的结果, 这让他们愿意尝试着去冒犯和挑战, 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看到, “熊孩子”之所以能够”熊”,是因为妈妈在日常管教中的让他们有机可趁,助长和推进了孩子选择 “熊行为”的动力。
即使妈妈可以用暴力压制孩子的反抗,给他们一些肉体和物质上的惩罚,但终有一天孩子长大,他们的反抗会让大人难以压制,建立在个人权威上的管教最终无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如果考虑到日常对话中,家长需要用大量的说理性语言去不断地规范孩子的行为和解释身边发生的事物,家长说理的方式不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影响,对孩子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都会产生巨大的塑造作用。
用自然界的逻辑关系和人群合作为原则对孩子说理的家长,无形中带给孩子自然界的知识和正确人际关系的准则。
如前面的例子“打喷嚏要捂住嘴,不然细菌要传给别人”,背后的潜台词是咳嗽会传播病菌,这是自然现象,大家不想被病菌传染,我们需要要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尊重别人的感受,这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而且我们自己的行为其实和周围世界以及周围的人都是有关系的。
如果家长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孩子对自然现象,人际关系以及事物因果联系的感知和认识都是得到提升, 日久天长,便形成一种客观合理,懂得公平合作的思维方式。
与此相对应,如果孩子经常处于威胁或贿赂性的语言中,如"你表现好,就买那个蜘蛛人玩具”( 贿赂), 这些孩子在日常交流中得到的自然界的知识较少,而且学到的是另一种非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原则,即用权威,物质等因素来主导人际关系,而不是尊重与合作。日积月累,这些孩子的思维也会出现其鲜明的主观而利己的特色。
4
结语:铲除熊孩子养成的土壤
作为语言学界的大师,韩茹凯(Ruqaiya Hasan)的理论和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她直接切入语言 作为交流工具最核心的价值:语言在语意(semantic meaning)上传达的真正的的涵义是什么?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韩茹凯(Ruqaiya Hasan)从语言表达的语意功能的角度分析妈妈们和学龄前儿童的对话,她让我们看到语言背后所使用的力量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言轻语重,什么是声厉内荏。她展示了为什么许多严厉管教孩子的妈妈往往得到熊孩子的结局,尽管她们起初所怀的愿望是多么良好。
父母光有爱心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不论多大的爱,多好的愿望都需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要引导孩子做出来,这个过程中父母使用的语言至关重要。
爱的能量很大,但不能杜绝熊孩子的产生;爱必须和正能量的语言相结合,给孩子正确有效的引导,如此,熊孩子养成的土壤方能根除。
文献索引:
1. Hasan, R. (1992). Rationality in everyday talk: From process to system. In J. Svartvik (Ed.), Directions in corpus linguistic (pp. 275-309). Berlin, Germany: Mouton Dr Gruyter.
2. Vygotsky, L. S. (1987). Thinking and speech. In R.W. Rieber& A.S.Carton (Ed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 Vygotsky, Volume 1: Problems of general psychology (pp. 39-285). New York: Plenum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4.)
• END •
近期推送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声明,这6种食品添加剂,别让孩子碰缺铁会影响孩子智力和行为,0-5岁如何科学补铁?剖宫产后,恢复锻炼什么时候开始?哪些运动合适?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